【琅琊剧评】双峰并峙,各炳千秋——论林殊与萧景琰

开贴讨论一个剧,从哪儿开始呢?既然此剧是以两个男人之间的情义为主线的,那就从这里开始吧。

一、情义千秋—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一)先说萧景琰

其实赤焰血案中,林殊才是局内人,萧景琰有的只是对故人的情义,血案本身与他是无关的,但他对旧案的质问、对兄长朋友的信任和怀念遭到帝王厌弃,过着被放逐一般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十二年中,无论他自己如何相信兄长和挚友,世道却告诉他事实就是谋逆,即使霓凰也只敢相信林殊和她认识的人,而不敢确定赤焰军没有谋逆。12年中苦闷、彷徨、悲愤、世界坍塌,萧景琰做了一只茧把自己重重包围其中,林殊死了,萧景琰也只是活着而已。所以当梅长苏说“我选你,靖王殿下。”时,对当时心境的萧景琰来说,至尊的帝位也不过是阻止他厌恶的人上位的手段,和反正活着也是活着,闲着也是闲着,既然有机会那就争一争吧。萧景琰是自觉自愿把自己这个现实中的局外人变成了精神上的局内人,这份情谊,已经足够对得住林殊了。

然而,当谢玉在他面前揭开赤焰血案真相一角时,他看到了冤情,立刻就以追查案情、沉冤昭雪为己任,当时以及后来,他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犹疑。

信任,不是在真相显露时,而是在铁证如山,在不明真相的长久的无边黑暗中,我始终相信你。当冤情显露,你死了,不要紧,我和你将如同一人,你想要做的,你应该做的,将由我来代替你完成,无论前途多么艰险,即使舍弃帝王之尊,付出性命,我也在所不惜。---这就是萧景琰对林殊的情义。

(二)那么林殊呢?

梅长苏为什么选萧景琰?剧中说的很清楚,首先萧景琰是一定会也能去翻案的;其次萧景琰登上帝位能够开创国泰民安、海晏河清的大梁盛世;最后是林殊对萧景琰的情义。最后一点其实是无关紧要的,基本属于附送性质。情义归情义,如果没有前两条,苏兄是会毫不犹豫的一脚将靖王踢开的哈哈,他会像对待霓凰一样对待靖王,温暖、深情但绝不让你掺和进来(话说我用深情这个词到底好吗好吗好吗?)

作为赤焰血案的局内人,林殊地狱归来,蛰伏江湖十二年,苦心经营,殚精竭虑,只为复仇大业,而萧景琰是这个大业的根本,萧景琰有丝毫的意志动摇、丝毫的能力不足都会让他满盘皆输,一败涂地。难道林殊会在他身上冒一丝一毫的风险吗?

以林殊和蒙挚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信任,梅长苏尚且要以退为进的去激将。剧中说“童路可是宗主最信任的人”,梅长苏对他也是要使用扣留人质这种手段的,但纵观全剧,你可见梅长苏对萧景琰追查旧案的决心有一丝一毫的犹疑吗?反倒是常常需要去阻止萧景琰追查旧案。那是因为,我相信你就像相信我自己,这是复仇大业的基础,根本不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所以林殊对萧景琰的信任完全匹配的上萧景琰对林殊的信任。

剧中用明暗双线来表现两个人之间信任,萧景琰是明线,他之相信林殊和赤焰,那是上到皇帝老儿下到朝堂人人皆知的,林殊对萧景琰的信任用了不写之写的暗线,我对你有着绝对的信任,在你毫不知情时你就已是这复仇大业中并肩作战的那一个。

那么,只有对萧景琰追查旧案沉冤昭雪决心的信任,就会让林殊将此大业托付吗?当然不会,在绝对信任的背后,还有着林殊对萧景琰绝对的了解。这里就要说到一个问题:梅长苏为什么坚决始终不让萧景琰知道他是谁?妈呀,我怎么越写越长,打不住的节奏啊。

梅长苏为什么坚决不告诉萧景琰他是谁?他能告诉蒙挚、霓凰、聂峰,也不介意静姨和夏冬知道,为什么就是不能告诉萧景琰?这一点各方高人各路大神都有过各种详尽解释,都非常精彩,但在我看来,还有一个最重要原因,那就是林殊比任何人都了解萧景琰。

这很正常,两个一起出生(剧中俩人同龄,萧景琰应该略长几个月)一起成长一起习文练武一起并肩上战场的好朋友,本就有着比任何人都多的沟通和交流,他们比任何人都了解对方的性情、习惯、品质、学识、能力、理想和抱负,他们也有着相同的品质和三观,相同的能力和学识,相同的理想和抱负,如同两位一体,唯一的区别就是性格略有不同,一个更飞扬跳脱,一个更沉稳静默,换句话就是一个更活,一个更闷,仅此而已。

所以林殊比任何人都了解萧景琰意志之坚定已到坚刚不可夺的程度。萧景琰,是无论十二年前的林殊,还是十二年后掌控一切、算尽天下事的梅长苏,都绝对掌控不了的,萧景琰是绝对不会被人控制的,不管你是林殊还是梅长苏。

我认为这里剧中其实仍然用了明暗两条线来塑造这两个人,明写萧景琰,其实也是暗写梅长苏,两个人其实是同样的坚刚不可夺其志,剧中梅长苏始终低眉浅笑,温文尔雅,从未表现过刚烈一面,但是会有人认为他是能被人左右和控制的吗?嗯,夏江想来着,结果惨败哈哈。只不过性格不同导致方式也不同而已,一个是永远刚硬相对,一个估计林殊时代是撒娇耍赖外带小机智,梅长苏时代是宛转迂回。

这样的萧景琰如果知道他是林殊会怎么样?剧中上上下下都在为苏兄的身体操心,但是有哪个成功过,苏兄听过谁的?就算公认的双高巅峰的静妃娘娘、少阁主,还有老阁主,一样的无可奈何。但如果是萧景琰呢?

梅长苏是绝对清楚这一点的,萧景琰根本不是像他跟蒙挚、霓凰解释的那样知道了有些事儿不会让他做那么简单,萧景琰是别说不会让他去谢玉府去悬镜司冒生命危险,他是发现小殊身体异常,不会多说什么,但绝对会背着你另起炉灶根本不跟你商量不带你玩儿了。大家脑补一下这个画面,苏兄苦心积虑十二年的复仇大业中,那个最重要的人跑了跑了跑了,你还没办法,只能急得跳脚哈哈哈,一想就好喜感。对不起靖王殿下,你就别怪我只能死瞒着你了。

其实这一点,剧中表达的很明确。水牛梗中少年镜头闪回时,小殊要去干什么,景琰说皇长兄说了不能去就是不能去,无论小殊怎么说服怎么气得跳脚,景琰哪儿有半分动摇,最后小殊气得除了大骂你就是头犟牛外也无可奈何。后来的卫铮案中,我们无所不能的苏兄是跪也跪了、吼也吼了,最后呢,靖王殿下可有半分动摇?就是梅长苏对靖王也是各种隐瞒,有一次赈灾靖王下朝后去看苏兄,听到苏兄咳嗽后说先生病了,那就好生歇息吧。苏兄怎么反应的,立刻很紧张地再三强调不是病了是喉咙痒,再三强调自己不碍事儿的,话说胡歌在这里演得真好,把苏兄那种小紧张怕靖王就此告辞的心态演得很是自然逼真。剧中苏兄病情也是一直瞒着靖王的,隐瞒恐怕是全剧中苏兄用的最笨最无奈的一招了,自己的无双智计在水牛面前一点儿都用不上。我只用全剧中最大的主线设置来解析林殊作为朋友对萧景琰的了解之深。

我是如此信任又如此了解你,我将这天下拱手相送,我将殚精竭虑、死而后已,此后我们共同的安邦定国、励精图治的抱负与理想,将由你来一力承担和实现——这就是林殊对萧景琰的情义。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绝对的信任和了解,在需要时,我将以身代之——这就是真正的朋友。 这样的古人高义,我辈俗人望尘莫及,只能高山仰止,在古籍中略窥一二,对管鲍之交、程婴与公孙杵臼、荆轲与高渐离这样的人物遥望一下了。



(三)关于少阁主蔺晨

笔者始终认为,林殊和萧景琰是双峰并峙,一时瑜亮,这点毫无疑问。如前所说两人有着相同的品质和三观,相同的能力和学识,相同的理想和抱负,如同两位一体。两人的区别是性格略有不同,林殊更飞扬跳脱,萧景琰更沉稳静默,换句话就是一个更活,一个更闷。

同时,我也认为,林殊智商更高,他的设定就是天才儿童,但不能由此否定萧景琰的智商。事实上,天才只是某一专业领域上的天赋,当智商达到一定程度时,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往往是优良的品质、坚刚的意志、百折不挠的坚持等因素,特别是治国平天下这件事。所以,智商上林殊略高于萧景琰,对原则的坚守和意志力萧景琰强于林殊。无所谓好坏,这本就是由性格决定的。

至于蔺晨,我个人很喜欢这个人物,蔺少阁主是超越家国概念有大境界的人,但正是由于他的这种超越历史的眼界使他和林殊不是一类人,因为感情、智力、性格、品质等原因,他和林殊能成为好朋友,并且他的诙谐洒脱比萧景琰的沉稳静默更合林殊的飞扬跳脱,林殊跟他在一起可能比跟萧景琰在一起更开心好玩儿,但是他永远不会是林殊的知己,不会是林殊愿意托付大业共同开创事业的那个人。林殊的知己只有萧景琰,因为林殊和萧景琰有着一样的立足朝堂为国为民的价值观,他俩是骨子里儒家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蔺少阁主是道家,超越物外,神游天下,我非常欣赏和喜欢少阁主这样的人,但却深深敬佩和爱着林殊和萧景琰这种人。 

如果说林殊、萧景琰和少阁主三峰并峙,我也不反对。另外,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是我最喜欢的文章,没有之一。

二、《琅琊榜》设定之瑜不掩瑕:


(一)剧情设计上的一个硬伤

鉴于琅琊榜是一部打着权谋的幌子讲情怀的剧,只要故事好看,能自圆其说,让人看下去不弃剧就很OK了,对剧中在部分情节设计和细节处理上存在的漏洞和矛盾,大可不必过于较真儿和深挖。

问题是剧中确有几处硬伤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其一就是庆历军统帅徐安谟和誉王造反。誉王造反不奇怪,但徐安谟造反的理由就无论如何说不过去了。一个前太子党(前太子表哥,话说太子你还是很有实力的哦,怎么一手好牌就被你玩儿成这样了)、手握五万军权的统帅,就凭一个昔日对手方来日富贵的承诺和一个已经被靖王处置完的军法,就跟人提着脑袋去干灭九族的事儿,这得是多脑残才能干出来的啊,这得多脑洞大开才能编出来的啊。

我觉得吧,从故事情节说,编剧大人您把庆历军设置成誉王的最重要最后的和隐藏最深的一张王牌,徐安谟早就和誉王勾搭成奸,利益绑定,属于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这不算难吧,顺带表现出誉王作为反派boss的深谋远虑和能力。至于不带兵的皇子怎么和统帅勾搭成奸的,编剧就自由发挥吧,你说誉王也曾带过兵和徐安谟共过患难也好,你说两人间是发小热恋情深也好,反正咱们观众够宽容,不需要信服,只需要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

(二)林殊与萧景琰的一次关键性决策

誉王谋反,靖王这边的策略是一边坚守一边搬兵救援,然后下山前靖王和苏兄就万一不及救援猎宫失守进行了商讨,失守后有两种可能,或者皇帝静妃苏兄这些人被杀,或者誉王不杀他们留为人质,剧里关于这点没有明确写明,但是这里两个人简短的对话非常精彩。

应对方案是一旦失守,靖王要不惜一切立刻赶往京城掌控大局夺取帝位,这一点两人基本无异议很快达成共识,分歧在于苏兄的意见很明确是无论他们死或不死,靖王考虑的是一旦他们还能活着。

但苏兄是谁啊,作为最了解萧景琰的人,直接抓住核心马上表示——一旦失守,以静妃娘娘和蒙挚的心性还有我必然以身殉国,绝对不会落在誉王手中,成为他制衡你的筹码。至于皇帝,你觉得苏兄会让皇帝活着落到誉王手里吗?

靖王怎么回答的?这里要有任何表示赞同、感伤不舍或犹豫,那萧景琰就不是他萧景琰了,也就够不上与林殊双峰并峙了,他的回答是:“三天之内,必见纪城军。” 我知道你们已抱着必死的决心,但我现在不去设想各种可能,我唯一的信念是失守前一定会回来。这叫神马?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人类最大的最激烈的潜能往往是在这种意志下被激发出来的。

所以这部剧不管有多少情节上的硬伤,但在大部分人物的塑造方面确实超赞,几句对话,就充分展示了两个人每临大事时的决策力、意志力和不同的性格,就让观众自行脑补了靖王这三天会以如何坚定的意志和铁腕带领他的军队与死亡赛跑,他要救的已不仅是被动的意外的遭遇死亡威胁的亲人,更是为了他决意牺牲自己性命的亲人,也让后来靖王肯为了苏兄而不是林殊剑指宫城变得合理。

(三)这个世界是靠实力说话的,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接着就关于“假设猎宫失守,靖王和誉王哪个更有把握夺取帝位?”,网上争论的那叫一个热闹,誉王粉和靖王粉掐的你死我活,从双方的性格、能力、双商、笼络人心到后宫的态度、百官的倾向、宗室外戚全上阵,我真是看得万分无语,这些重要吗?重要吗??重要吗???

谁认为都到这种时候了,靖王和誉王是会坐在朝堂上像原被告一样坐而论道,等候文武百官争论决定选择哪个,还是会忙着四下串联后宫、宗室和外戚们呢?恐怕这种刀兵相见、图穷匕现的紧要关头,怎么在这俩人的混战中不被误伤保住一家老小性命才是王室宗亲、文武百官们唯一要考虑的问题吧?夺位打天下从来都是武将的拿手好戏,治天下那才是文官的事儿好么。

那么好了,既然这些和平年代要考虑的各方因素和势力都已经不是个事儿了,剩下的就要看誉王和靖王本身的统帅能力和掌控军队的实力了。大概分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假设各方军队统帅都按兵不动,纷纷表示我们不上场哪个也不帮,你兄弟俩先打上一架再说哈。那好,靖王有纪城军,誉王有庆历军,双方兵力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你觉得谁会赢?再粉誉王的人也得承认,在领兵打仗这件事儿上,一个从小受教于第一流的将帅、十几岁就和有着不败神话的天才少年将军并肩上战场、有十几年实战经验的立下赫赫战功的靖王,绝对秒杀一个娇生惯养于皇城锦绣地、温柔富贵乡之中、长期以来只忙于侵润朝政、钻营官场的誉王吧。誉王最好估计也就是读过几页兵书、练过点儿强身健体的武术吧。

什么叫能力,能力就是这种你一要有足够智商;二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浪费光阴,勤学苦练,长期的一点点积累一点点磨练,最终让你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力量。说个简单的,你能想象作为战斗专家的靖王会像誉王一样错误判断搬兵救援的时间吗?剧中正是由于誉王错误判断了这一点才导致了他最终一败涂地,事实证明对于一个既不懂作战也不了解对手作战风格的人来说,即使手握五万雄兵也是没用的啊。否则历史上比比皆是的以少胜多战役都是怎么来的呢?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战场是一个绝对靠能力说话的地方。

第二种情况,不管什么原因吧,各路诸侯纷纷表示要发言了。穆王府是毫无疑问可以确认算靖王的人,但鉴于一算上穆王府对誉王太不公平;二誉王再智商下线,也该记得拿下猎宫后顺手到卫陵搞定霓凰郡主,因此假设穆王府不存在。那么现在,靖王有利的选择是挥师金陵,不日即可掌控京城——别跟我说靖王既占着先机、又带着几万纪城军、还有巡防营接应会拿不下一个京城,京城叛降的禁军这会儿都属于靖王的主要攻杀对象,而按照盘面上看依旧是靖王胜算大,毕竟他手握虎符,可以调动国内任何军队赴京勤王。

——By 千千远树

(四)人设上无法自圆其说的硬伤:

《琅琊榜》剧中对于靖王的设定本身就有着一些自相矛盾和不合理之处。

无人看好,远离朝权,洁身自好,不代表就一定要是个耿直boy吧,尤其他还是皇子。不涉权谋放在普通大臣的儿子身上还差不多,朝中重臣之子要是耿直boy也是分分钟搞死自家的节奏。作为一名南征北战的军事统帅,靖王开府十几年,光是身边没有司马、长史、参军、主簿、记室等常规制度下幕府应设的谋臣僚佐这一点就已经极为不合理了。古时一位皇子再不被看好,朝廷也会按照礼制规程,安排教导他的太傅大夫之类的,而能够教导皇子的先生基本都是当世的名师大儒,虽然普通皇子的配置跟东宫储君有所差别,但绝不可能无人教导权谋之术,就算从被小洗脑要忠君孝父,至少也得研修如何在朝廷的漩涡中自保求存。更不要说原著中对靖王的设定是战功累累的帝国边疆军事力量的支柱,能够创下如此功勋业绩的人,就算不结党营私也不可能在三省六部中毫无半点心腹人脉,不然被后方卡死军需供给,那就分分钟要命了。明将如戚继光离京镇边统兵,朝中尚有内阁首辅张居正为后援,剧中的靖王在外征伐十几年,仍然是光杆司令一枚的设定简直就是搞笑。一个立下无数军功的皇子,再低调、再不被皇帝喜欢,也是非常显眼的存在。靖王如此军功,身边没有谋臣僚佐帮扶,又是个耿直boy不讨喜,头顶上的皇帝还是一个好猜忌的主儿,然后他还能平安活到三十岁,并且一直统兵在外,以梁帝对长子祁王的作为来看,这也是不合逻辑的。

至于谋略那一套,靖王一个有着赫赫军功的兵家弟子,看不起谋略的性情塑造简直不科学。秦观《谋主》有云:“臣闻兵家之所以取胜者,非特将良而士卒劲也,必有精深敏悟之士,料敌合变,出奇无穷者为之谋主焉。”所谓“上兵伐谋”说的就是带兵的最高境界是以谋略致胜。具体解释,即“兵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靖王可以看不起朝臣们蝇营狗苟地耍些阴诡下流的伎俩,但是看不起算谋策略的话,他手底下的将领都会不服啊!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多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自古兵、法两家就是诸子百家里把权谋智计用得最详尽的,其顶峰就是帝王之术。

所以说,耿直boy这个设定,弄成御史言官倒是很好,但要放到一位掌兵皇子身上,那就是作者的问题了。实际上,按照靖王的实际情形,他再是有情有义、公正明允,也不可能对权谋之道一窍不通。私意揣度之,创作者的原意大概是想塑造一位清正贤明、情义千秋的将臣&英主形象,结果笔力不逮给写嗞儿了,由于驾驭不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于是读者观众的视野里就出现了一个带有中二病嫌疑的耿直boy(感觉剧中靖王的人气完全就是倚靠王凯的姿颜仪态和演技扮相来支撑的,一旦换个演员,神韵拿捏不到位的话整个人物就彻底崩坏了)。

“理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一般而言,历史上军人出身的皇子继位后,基本有两种走向:一种就是文韬武略、励精图治的明君,如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后周世宗柴荣;另一种则是残暴不仁、嗜血滥杀的暴君,如隋炀帝杨广,以及北齐高家那一干皇帝;当然,也有兼而有之的,可能是个英明神武的好皇帝,同时却也绝对是个暴烈之人,如明成祖朱棣。个人以为,以靖王的资质和个性,即使做不成唐太宗李世民那种千古一帝,至少也是后周世宗柴荣那样的乱世英主。

当剧中的靖王萧景琰甫一出现,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借鉴了历史上李世民的部分背景,十几年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在军中最有威望,也有着不错的施政能力(不同的是,李世民系嫡出,生母是母仪天下的太穆皇后窦氏;而萧景琰系庶出,生母静妃出身寒微,母族势力衰微,没有显贵的外戚力量加成)。而老梁帝对于靖王手握兵权一方面毫不忌惮,另一方面也刻意打压不给亲王封号,有军功无赏赐。——在大殿接收封赏时,朝臣对皇上赏赐誉王,对靖王查庆国公的功劳不提而忿忿不平,誉王却轻描淡写说向来如此,总觉得太子和誉王太过天真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都知道李世民在军中势大而忌惮不已,太子及誉王竟然对此无动于衷,丝毫不以为意,实在缺乏政治敏感度。

秦王李世民手下猛将如云,但《琅琊榜》的作者明显不擅长军政事务,在刻画靖王萧景琰这边的时候很少提及军中人物,军队方面太过平静无波了,剧中几乎没有重要将领露脸,只有在给部下介绍梅长苏认识时略一带过,导致靖王一直都是活在台词中的“军功累累”里。故而,在梅长苏的主角光环下,由文本的叙事视角所限,靖王这个人物就很难立得起来,形象上便稍嫌单薄了些(其实,大家想看到的是靖王“上马能战,下马能治”的具体镜头而不是台词或旁白)。身为将领的萧景琰也绝非一个简单愚鲁的赳赳武夫,他自幼受教于才华天纵的皇长子萧景禹和学渊天下的太傅黎崇,学识能力是必然少不了的。后来的萧景琰能在朝臣百姓心目中树立“上马能战,下马能治”的文武双全形象,绝不是一个梅长苏的刻意施为就能达到的效果,更是因为他本来就有那个素质,他的才学底子在那里摆着。毕竟,梅长苏即使神思鬼算,他于萧景琰而言也只是个幕后的谋士,谋士是无法为主君包办一切的,真正的文治武功还是得要萧景琰自己来才行。

至于靖王的晋身之路,如果考虑到作者先前是有意曲笔的话,实在令人心惊:一个掌兵皇子,手握军权隐而不发,没有赏赐忿而不露。人人都以为他无意储位,忠耿鲁直。我一开始也以为他是一根筋,剧中也是这么写的,作者树立了高大全的形象,让他的上位合乎众人的期盼。结果是无能的太子、奸滑的誉王败了,重情义明事理的靖王胜利。多么像史书中的春秋笔法,黑白分明一目了然。但如果这几个人物放到真正的历史中去查看,想象身处的境地,我觉得作者只是史官一样,为我们揭开了历史的一角,让我们看到他想让我们看到的。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明明是赤果果的夺权,但正史怎么写的?——他是被逼无奈的,太子建成是昏庸无德且与后宫有染,他迫不得已才杀掉建成和元吉上位。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李世民成功洗白,后世歌功颂德。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剧中纪王爷与梁帝闲聊时无意中就曾一语点破过,假如哪个皇子说他不想入主东宫,那绝对是假话。我仔细想来,靖王虽然一直不得宠,但他其实老早就有夺嫡的心思,只是朝堂之上羽翼未丰,所以不显山不露水地蛰伏在静处等待时机,他等的是机遇——也不一定非得是梅长苏,只要是能帮他图霸业的人即可。只是后来梅长苏来了,恰巧是他要的一个机缘。

梅长苏来找靖王,靖王一开始不能确定对方是真心投靠,还是代太子或誉王来试探,所以仍是一副实力不济不可能夺嫡的样子“皇位于我,远如浮云,思之无益”,好像自己之前从未想过,对梅长苏也是不冷不热。那么,梅长苏选择靖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还是那句话,如果不是赞同靖王的治国方略,肯定他的军政能力,梅长苏是不会仅仅为了翻案而辅佐一个草包夺嫡上位的。然而,由于他不能告诉靖王自己的真实身份就是林殊,所以就干脆制造出一个不择手段、企图在夺嫡之战中分得一杯羹的野心家形象,这是最简单、最有效,也是最少麻烦的方法。于是,梅长苏在麒麟择主时跟靖王解释自己选择他的原因有二:一是帮助誉王或者太子难度太小,没有挑战性;二是除了这二人与靖王之外,其余皇子条件更不好。因此,靖王不是最好的选择,可是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对于这个解释,靖王压根就没信,所以梅长苏为什么帮他,便成了靖王心目中的疑惑,他明显不信梅长苏会无缘无故地辅佐自己,靖王甚至几乎可以确定,梅长苏此番行为绝对另有目的,只是这个“别有所图”暂时还推测不出来。而且靖王认为“梅长苏的目的,与他们所谋之事暂时无关,利刃锋利即可,暂时可不必理会利刃为什么会锋利”(原著大意)。

不久之后,靖王在确定过梅长苏的立场之后,虽然表面上大道理不断,但私下里却和军中嫡系部将都说好了,然后找个由头,故意在梅长苏过府之时把他引荐给麾下众将领——

靖王:这位是苏哲先生,是本王的朋友,日后大家互相关照。
众将:见过苏先生!
靖王:战英,剩下的事情你主持商议。
战英:是!
靖王:这里正在议事,我陪先生去书房叙话好了,请!
苏兄:(转身跟去)
靖王:苏先生的名帖刚递进来的时时候,我们几个正在议事,那些小子们也想看看,最近在京城声名大振的苏哲,到底长什么模样,所以……
苏兄:所以,就多走了两步……
靖王:(含笑不语ing~)

再后来,靖王回宫跟母妃通气:我要谋大事。注意景琰正式跟静妃表态要参与夺嫡是什么时候?在朝堂辩礼之后!这个安排是很有意味的。我们也可以看到,萧景琰被梅长苏选中的原因之一,就是野心。合格的帝王,野心、手腕、能力、责任缺一不可,当初梅长苏问他,“靖王殿下,说句实话,你就真的甘心看着这宝座落在他们二人手上?”的时候,对方的反应是沉默不语。这样的靖王更加真实,他愿意承认,他有野心。

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靖王愚莽不智。皇帝交给他的差事他办得一向不错,赈灾之中,朝野上下交口称赞他“上马能战,下马能治”(这八个字的评价可谓相当之高了,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当得起这个标评价的君王是屈指可数的)。识人用人方面,梅长苏的提议与谋划他多半能够虚心接受(即使一开始他不喜欢甚至有些厌恶梅长苏这类阴诡之士),做得也很好。而且他是发自内心的惜才(沈追遇刺后相当关切其安危;梅长苏初次拜访靖王府,他特地吩咐属下取火盆)。有能力,会用人,三观正,这不够吗?

我看骂靖王智商情商双低看得一肚子火,回头还得好好说说这件事儿。之前太多人都贬低他的智商,让我怀疑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看懂了?观众骂萧景琰认不出林殊实在是站在上帝上帝视角看问题,如果从剧中形势分析,这实在怪不到萧景琰的智商上。

首先,萧景琰并不是一般的粗人武将,他自幼受教于风华绝代的皇长兄祁王,自然是文韬武略,样样不差。靖王也是最了解梁帝权谋心性的皇子,这点誉王比不上他,废太子就更不用说了。

其次,“梅长苏”对于靖王而言,只是一个中途投奔而来的根底不明的江湖策士,如果他马上就像誉王那样倾心以待才是智商有问题。经过祁王之事,他对不择手段的阴谋诡计实是深恶痛绝,所以才会对梅长苏的权谋一直保持警惕,这其实是他人性的闪光点,书里苏兄也很欣慰这一点。

再次,君前奏对那场戏,靖王突然得知林殊旧将卫铮被捕,当然也看出了这是夏江和誉王挖的坑,所以他一开始的两次应对都很得体,没有直接求情而是从皇族宗室之痛来陈述。夏江逼问重典用刑治国之道时,他说远有圣贤近有父皇在上,轮不到我议论,也是避开了坑的,同时还说父皇英明现在不是乱世,何用重典,反驳的也很有力。奈何,重提赤焰旧案这心中隐痛,又有誉王夏江刻意火上浇油,情绪是没法完全控制的。夏江也是抓住了这一点,一定逼他表态,逼他承认自己的皇兄长与林家小殊是乱臣逆贼,他怎么说的出口?这是他心底最深的刺,只能说情绪控制得不好,而不是智商问题。

真当萧景琰没脑子么?庆国公侵地案急审家丁,闯宫救郡主,朝堂之上与夏江对质,跟他的皇帝爹地卖萌装傻,适时制止沈追在赈灾事宜上继续穷追猛打等等等等……只要不涉及赤焰旧案,不涉及他的好基友林家小殊,不涉及他的母妃静嫔,人家还是非常冷静睿智的好么。剧中梁帝提议靖王多去梅长苏处走动请教,而靖王却在梁帝面前欲擒故纵,作纯洁无辜状:


梁帝内心OS:我要怎么教你啊,傻白甜儿子!
靖王内心OS:我该怎么蒙你啊,蠢父皇!(下图:夜夜通过密道私会的苏靖二人)

靖王是该卖萌就卖萌,该聪明就聪明,该直率就直率,该装纯就装纯。这表现完全可以提名“奥斯卡影帝”了。

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兵者,诡道也。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靖王常年征战,军功赫赫,试想假如一个智商不在线的将领,能做到十几年功勋卓著么?难道大家以为打仗不需要智商?

至于认不出好基友。首先,因为一个捻衣角的小习惯就认定眼前面目全非的人是死了十二年的朋友,那才叫脑子不正常,正常都是因此而引起一阵怀念伤感,并对眼前人产生一点儿好感而已,这点剧中正是这么表现的。水牛梗是酥胸逆天的反应力和应变能力,反应正常,解释又合情合理,这种情况靖王不该是黯然神伤,只是自己太怀念故人而已。真正让靖王起疑的是《翔地记》,围绕这本书静妃、蒙挚和苏兄的反应,但苏兄母亲的闺名和火寒毒这两个关键要素他不知道,所以他会非常疑惑,但却不一定往那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上扯。

拔剑、小路梗才是靖王怀疑苏兄身份的起点,他甚至故意说不会是郡主告诉你的吧,但马上就去搬兵了,来不及探查,后来剧中就不再提这件事,其实我一直在想,是清理善后事务繁重让靖王没有时间去追查呢,还是他追问过郡主但郡主此时已经和苏兄串完供了?

然后,就是一起住在猎宫,这种生活上的近距离是非常重要的,此前他们应该仅仅是在苏兄的房间座谈,谈完就走,没有任何其他一起活动的机会。但是生活在一起,那种能改变容貌但改变不了一个人的气息的感觉就会显露出来。于是,拔剑的感觉、战场上配合的默契感觉、苏兄病中喊“景琰别怕”的感觉,靖王就算没听清也一定捕捉到了这种熟悉的感觉,正是这种感觉让靖王意识到他就是林殊。

都说男女脑回路不一致,但此剧中,霓凰认出林殊是靠感觉,萧景琰认出林殊其实也是靠感觉,你要说他俩不是真爱我都不信。看来无论同性异性,情到深处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对霓凰,苏兄是招供了;对景琰,不但不招供,反而和唯二的双高静妃娘娘联手碾压了景琰的期望。说到这儿,可怜的靖王殿下啊,你就认了吧。至此后直到金殿相认之前,靖王其实已经断了苏兄就是林殊这个念想的。其实,靖王不是认不出,是难以接受,是因为他在内心里一度抗拒眼前的梅长苏和曾经的林殊是一个人——靖王根本就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因为对他来说真相已经痛苦到令他产生下意识的抗拒,林殊到底经历了些什么才会变成这个样子?靖王根本不敢细想,因为每细想一层,就在靖王心里刻下一刀,鲜血淋漓。那种期待好基友还活着、又难以相信好基友就是苏兄的复杂心情,反正作为观众的我是体会到了。所以,认不出林殊,真的不能怨靖王智商,反而他倒是霓凰外第一个凭感觉认出林殊的人。当然这种凭感觉认人的待遇,导演也只会给真爱方。

观众不过是上帝视角,才觉得靖王智术不够。霓凰会发现林殊,是因为卫铮的云南之行和那枚黎崇老先生的玉蝉露了马脚;静妃发现,是《翔地记》中有林殊之母闺名,以及静妃精通医术诊脉断出梅长苏的火寒毒。靖王敏锐地感到了不对,可是他已知的信息太少,还是被瞒得最深的一个,怪不得他。

评论区有网友提到梅长苏那句“萧景琰,你有情有义,可你怎么就没脑子”,一并说了吧。剧中这句苏兄的台词(莫名地成了给靖王立的Flag),我觉得这句话不是很妥。

1、这句话是二人起冲突,靖王拂袖而去,梅长苏气急之下说的。有朋友说这很有可能是梅长苏怒火中烧时说的“实话”。个人认为吵架的时候气话要比实话多得多,即使是实话,也会因为说话人的负面情绪而变质。梅长苏说这句话的时候更像是林殊的口吻。况且,“没脑子”这种话,即使是朋友之间这么说也很少有人能够保持淡定,更何况靖王和梅长苏是主君与谋士的关系。靖王能够在短时间内稳定情绪,这一点难能可贵。

2、横看成峰侧成岭,苏兄看景琰的角度不对,因为小殊是景琰的“阿喀琉斯之踵”,他偏偏永远有这个机会看着这个罩门在眼前晃,所以他得出了景琰没脑子的结论(个人认为,没脑子这句话只是苏兄气急之下脱口而出的,并不是他真的认为靖王没脑子)。

3、梁帝虽然因为赤焰旧案和靖王有嫌隙一直不太待见他,但又不得不不断地差遣靖王做事,在和静妃交谈时也能看出他对这个儿子是持肯定态度的(被打压并不是他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他和祁王林家渊源太深,遭到皇帝敲打)。同时,靖王出色的能力和在军中的威望,使他难免成为誉王和太子有意拉拢的对象,只是因为靖王不愿投靠,双方只好作罢。如果靖王是个草包皇子、闲散宗室,誉王和太子会动这个心思吗?文武百官也不是白痴,他们是大梁的精英阶层,靖王的能力和品格是有目共睹的,因此靖王在朝堂之上初试身手,稍露才略,便受到不少官员的暗中属意与大力襄助。

4、好吧,即使文武百官真的是白痴,我们的主角——梅长苏可不傻。他是个忠肝义胆的爱国者(结局透支生命披甲上阵,此身仍在此血仍殷),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对朝廷的乌烟瘴气也是深恶痛绝,并期望自己能做出改变。如果不是赞同靖王的治国理念,肯定他的政治能力,他是不会仅仅为了翻案而协助一个草包夺嫡的。

凡事有所谋也所有不谋,有些东西靖王不是不懂得,只是所为而有所不为,不愿意去做罢了。深得“知世故,而不世故”的精髓,这是我最欣赏他的一点。可有不少人觉得“这很愚蠢”,甚至认为像誉王这种不择手段地为了打垮政敌草菅人命引爆私炮坊、趁着赈灾中饱私囊、大发国难财的人更适合当皇帝,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悲哀。

突然想到以前看过的一句话,允许我掉个书袋。芥川龙之介在《侏儒警语》中这么说:“最も賢い処世術は社会的因襲を軽蔑しながら、しかも社会的因襲と矛盾せぬ生活をすることである。”翻译通常是:“最高明的处事之术,是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其不相矛盾地生活。”

SO,如果看客们没有梅宗主的智慧,也不是林家小殊,最好还是别相信靖王没脑子,否则他的手段会让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夏江没搞清楚,连梁帝都没明白他的心腹高湛、他的满朝文武,怎么在不知不觉中都成了靖王的“太子党”?而他除了吼骂几句乱臣贼子之外,拿这位新晋太子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可以猜想一下,当初梁帝刻意不宠靖王,也未尝没有HOLD不住这个儿子的原因。毕竟,后来靖王入主东宫,政治联姻娶了文官之首中书令柳澄的孙女为正妃。于是,靖王监国理政没多久,梁帝就被架空得形同退位之人,那时的萧景琰已经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不得不说,这很像历史上“玄武门之变”后被立为太子的李世民,兵变后唐高祖李渊被迫让出军政大权给李世民,下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总结如下:纵观自古以来的历朝历代,能够在血雨腥风中无限迫近皇位的人,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傻白甜”,那些把靖王看成是傻白甜的人,恐怕才是真正的傻白甜╮(╯▽╰)╭

(五)关于靖王手握军权仍被说“实力不济”的BUG

预告片里靖王有句话:“儿臣一直以皇长兄为榜样,但儿臣不会成为第二个皇长兄!”里面的愤懑简直要突破屏幕,扑面而来!他不是皇长兄,不会傻傻地坐以待毙;他不是皇长兄,会相信这个“父皇”是先父后皇的慈父;他不是皇长兄,会因为父皇的怀疑就轻易地引颈就戮。十三年前的血案是他心里永远不能拔除的刺,十三年的酝酿,伤口的毒只怕比火寒之毒更加剧烈!剧中,靖王最后倒掉御赐给苏兄的那杯鸩酒,算是正面交锋挑衅了老皇帝。直接当着父皇的面把酒倒掉,意思就是你能奈我何?反正军政大权在握,大不了放手一搏,至于反不反的纯粹看心情了。

于是,引来一个问题,靖王在大梁军中究竟身居何等地位?

在大梁的军队里,太子有赖宁国侯谢玉,而誉王倚靠庆国公柏业,这两个军侯势均力衡、旗鼓相当。然而,在剧中第九集中,梅长苏跟誉王说“从军方而言,就算两个庆国公加起来,能比得过半个靖王吗”,也就是说,在军方势力中太子的宁国侯和誉王的庆国公加起来,也顶不过半个靖王。对此,誉王直接挠头默许。

有人说,靖王只是个辗转四方的救火将军,空有军心而无军权;身边没有多少嫡系部队,充其量有些府兵而已——对此,我想请教一下,这可能吗?这里探讨一下,靖王是否拥有真正的掌兵之权。

首先,靖王早年不得宠的时候爵位只是“郡王”而非“亲王”。然而,历朝历代的亲王、郡王那是皇室宗亲的爵位,代表的是皇帝的恩泽,跟军队的实际掌控权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军中对于兵权的节制只有军职的高低之分,最高是藩镇节度使,中间有统帅将领,最小是先锋偏将。霓凰郡主之所以尊荣显贵并不是因为穆王府的爵位,而是因为她是云南边境的实际统帅,兼任着正一品的军职。爵位和军职这两者就根本不是一回事,靖王常年带兵征伐,除了拥有代表宗室身份的郡王爵位外,在军中必定要兼任具体的军职将衔。以汉魏六朝为例来看“爵位+军职”的模式,卫青“长平侯+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冠军侯+大司马骠骑将军”、孙权“南昌侯+骠骑将军”、刘备“宜城亭侯+左将军”、公孙康“襄平侯+左将军”。与靖王身份相对应的,北齐宗室高长恭“兰陵郡王+大司马大将军”,唐初李世民继位前则是“秦王+天策上将(前期为右翊卫大将军)”。所以说,靖王在军中带兵必须有本官衔号(如司马、司徒、司空,或者重号将军之类的)。话说,有军职就必有军权,若是靖王除了宗室爵位之外,身处军中而无一职衔,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没有节制边军的实际掌兵之权,那些个仗根本就没法打!故而,靖王“空有军心而无军权”的说法是极其扯谈的。

其次,《琅琊榜》虽为架空小说,但时代背景基本框定在汉魏之后而止于隋唐之前。关于军政体系的运作模式,可以参见魏晋南北朝时期普遍实行的“世兵制度”和军府制度。将军衙署称为幕府,常见于史传,“军府”一词可与“幕府”相替换。由于军事统帅担负着艰巨的战争任务,战场形势千变万化,为了夺取胜利,朝廷自然会赋予其极大的自主权,包括军府僚属的任免。亦因出于军事考虑,为组织起协调统一且高效的决策班子,将帅对幕僚的选拔不会死板地恪守承平时期铨选官吏的常制,军府甚至有权制定实行部分法律政策。  严耕望先生曾研究过,军府(幕府)制度作为中国中古时期制度史和政治史的一个特色,发轫于两汉,形成于魏晋六朝,鼎盛于隋唐,在宋明以后逐渐衰落。《册府元龟·幕府部·辟署》云:“当时幕府,辟招尤盛,彬彬然多贤才焉。魏晋而下,内居宰弼之任,外膺将领之寄者,曷尝不选众而举得人为盛哉!”众所周知,魏晋以来,干戈扰攘,社会动荡不安引起政治制度的巨大变化,将军系武职为主的武官制度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政治制度的主体,甚至连将军号都逐渐具有官僚本阶的意义了。在中央,加兵公府(或军府)对政治中枢及王朝命运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总览帝国朝政以“禅让”的方式完成新旧王朝的更替;在地方,都督府对州郡之民政权的侵渔,直至军府取代州府而成为地方行政机构——南北朝时期军府已兼管地方行政,其僚佐也兼主地方政务(东晋时期军府之间呈现层级化的结构特征,存在宝塔式的纵向层级依附关系),军事行政关系深刻影响着各级国家机关,这正是军府发育最为成熟的南朝最终走出“门阀政治”樊篱的原因之一。

至于靖王是否拥有嫡系部队的问题很好解答。剧中第九集梅长苏的回忆杀:靖王17岁那年就已经获皇命恩准“开府建牙”。这里的“开府建牙”是个什么概念呢?所谓“开府”即开建府署,自选官属,开府本系三公或藩镇节度使所享殊遇,因而故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名号;所谓“建牙”指古时将军建牙旗,竿上以象牙以为饰“故军前大旗谓之牙旗,出师则有建牙、禡牙之事”。靖王开府仪同三司,而汉魏南北朝时军府的部曲则具有世袭性,统帅将领对兵士及军属拥有高度的控制权和支配权,军府中也没有可以任由朝廷来随便更换将领一说(军府自置僚属,俨然形成一个有别于朝官系统而独立运行的小型政府机构)。而靖王府里的那些人究竟是干嘛的,剧中第九集已经演过了:靖王当着梅长苏的面下令将原四品参将戚猛贬降为百夫长,遣其离府外放办差,这说明靖王府里的将校最低也是千夫长甚至更高级别的,而且当时靖王府邸中像列战英、戚猛以及“边将军”那样的都尉校尉、中郎将、偏将军、护军参将等中高级嫡系军官在演武场上还有一大群,那些人怎么可能会是普通的府兵呢?(真要拿一群军职最低为千户的将校们当府兵使唤,这靖王殿下手笔可是够大的,比皇帝还NB……)

再次,《琅琊榜》原著也设定七皇子萧景琰是帝国边疆军事力量的支柱。因为,十二年前朝廷精锐的赤焰军在梅岭一役后覆灭,大梁的国防力量遭受到巨大的打击,亟需新的军事骨干顶替上来,填充这块国防空白。然而,在赤焰案之后的那些年里,军方的宁国侯谢玉和庆国公柏业等一干人等都留在花柳繁华地养尊处优,未曾亲临前线作战过。以至于剧中末尾处,周边几国同时兴兵来犯,除了霓凰郡主以外,朝中的军侯们要么老迈年高,要么久疏战阵,根本就无法领军退敌,使得已经退居幕后执掌国政的靖王重新动了再披战袍、御驾亲征的念头。由此可见,在这之前的十几年间,萧梁强敌环伺,当时能够承担起帝国边疆军事重任的就属靖王和郡主了——云南穆王府主要负责震慑南楚,除了南境有霓凰坐镇,其他三边的重担恐怕都要由靖王一肩挑了去,所以霓凰跟夏冬说靖王“这些年来,驻扎军营,四处征战,真是辛苦……靖王自有靖王的风骨,若非如此,就凭这些年四处血战的功劳,有何至于得不到一个亲王之位。”要知道,霓凰郡主是大梁南境执掌边防铁骑的奇才统帅,率领十万雄兵与南楚死磕多年,什么大场面没见识过?如若靖王多年来只是跟山贼水匪之类的几股流寇小打小闹一番,在豪烈不凡的郡主眼里这些又哪里会值得一提?!所以,基本可以推导出当年赤焰军于梅岭覆灭之后,靖王戎马倥偬,常年辗转于边关要塞东征西讨,与郡主一起担当着国防力量的中坚——梅长苏有过“霓凰郡主与靖王殿下同掌兵权,渊源又深,为避嫌不能交往过密”之说,也可以佐证“曾经在边疆负责征战击退敌军的是靖王时代的萧景琰”这个结论。

另外,大梁王都金陵城中总共就两支部队——蒙挚执掌的禁军与靖王亲统的巡防营,这些自然都属于亲靖王的派别,靖王常年还统军在外南征北战到处历练,数十万边军和云南穆王府的势力也是站在他这边的,这么一看军方几乎全是他的人,这势力大得都快一手遮天了。其实,如果一位皇子常年掌兵在外,战功累累,在军中颇有威望,边军将校都是他带出来的,而且还在京畿掌管城防,这人基本就是东宫储君的不二人选了,历史上哪个皇子有这种势力早就自己上位了,这尼玛完全是拴狗冠的水平。结果,梅长苏竟然还说靖王太弱?!不吹不黑,真要发生军变都可以了吧,李世民都没他这么强,至少李二他哥李建成也是个强人,手头也是有些军事实力的,哪像尓豪太子这么弱智废柴。对比起来,靖王在军方的势力比李世民的天策府还要强(“玄武门之变”只是李世民狗急跳墙的赌命之作,自从李渊把李世民的兵权剥给李元吉,且把秦王府的人马调走的调走,驱散的驱散,李世民在军中的人脉都要被李建成扒光了,论当时京城势力早被太子党碾压,求援外将李靖和徐世勣也没有获得支持,李世民当时要有萧景琰的实力,还会那么憋屈吗?!结果,“玄武门兵变”也就那么点人,只要控制住皇城就能逼宫了)。

而在《琅琊榜》梁帝的诸多皇子中,貌似只有皇七子靖王在17岁那年被获准开设“军府”,其他不管是之前炙手可热的皇长子祁王,还是后来的尓豪太子和誉王都没有被给与这项权事。这里祁王才是真正的有军心而无军权(在军中可以获得林氏一门的支持,但自身不涉兵事,也并无军中职务),靖王的情形大概是梁帝的儿子里比较特殊的一个,唯一一个既有军心也有军权的。所以,我们大可以来讨论一下,靖王凭借武力强行上位的可能性。

在古代的历朝官制中,军府机构与朝官机构就分属于不同的权力系统,由三省六部制衍生出来的兵部属于朝官体系。兵部除了在有明一代拥有自己的本部兵马外,其他朝代的兵部就只有尚书、侍郎那几个机关行政人员,并没有任何对于军队的直接节制权,军队的节制权都掌握在各自的统帅手中,除此之外他们只遵奉皇命(将领是具体的掌兵人,调令文书由帝王指派兵部签发)。于是,才有了历朝历代老皇帝一死,后人为了争位引发的各种兵变惨剧。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琅琊榜》一剧最大的软肋就是作者不谙军事,全篇以官场权谋居多,侧重朝堂之上的文官势力而严重忽视了军事集团在各朝各代的拐点处所起的关键作用。说白了,三省六部在夺嫡争位、刀兵相见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卵用,在改朝之际拼的不是在朝官中有多少亲信,而是要看在军方那里能够获得多少支持。

《琅琊榜》乍一看是太子、誉王势力浩大,其实不过就是个空架子。往深里看就能明白,靖王虽在京城受冷遇,可在军中的威望直逼皇帝,相当于今天的军委副主席级别了。所以,老皇帝一息尚存之时,诸位皇子仍需看朝堂风向行事,争取京师各部的支持,可只要熬到老皇帝驾崩,最后时刻一亮底牌,靖王的权势无疑是最大的。历史上李世民的“玄武门兵变”、朱棣的“奉天靖难”对于靖王而言没有哪个是他做不到的。更重要的是,靖王本人乃军中带兵出身的将领,而且能征善战,简直活脱脱的李世民、朱棣翻版。另外,俗话说“慈不掌兵”,靖王是多少年沙场上拼杀出来的铁将,杀伐果决,毫无半点迂阔犹疑之态,这由剧中第五集靖王孤身强闯昭仁宫,舍命救霓凰郡主之事可窥一斑。时值越贵妃和太子眼见丑事败露,于是摆下刀林箭阵,下令侍卫射杀靖王与郡主灭口,刀弩加身之际,靖王事急从权,冲掠而起,刀胁太子,并对越氏放言道:“三军之中斩将夺帅本是我常做的事,太子殿下站得离我太近了些……贵妃娘娘,是想拿太子殿下跟我赌吗,嗯?!”由此情形便可得知,这位军功赫赫的靖王萧景琰绝非逆来顺受的仁懦退让之人,真到了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危急存亡之秋,他绝对是个敢把刀锋剑刃直接架在东宫储君脖子上的狠角色,不可能为了几篇纲常规条而束手待毙、引颈就戮的(PS:靖王的这个“靖”,不也就是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的那个“靖”吗?如若梅长苏不是林殊,那他必然就是那姚广孝之辈了)。

朱棣“奉天靖难”清君侧在太祖朱元璋死后,那么靖王呢?只要熬到老皇帝驾鹤归西而太子立足未稳之际,就轮到自己的军府系统来扛把子当家了——直接宣布太子誉王无德,谋害先皇篡位。以靖王的军中声望执掌兵权,再加上军中将校不是他一手提携出来的人,就是誓死效忠于他的人,即便禁军不支持,就凭5W京兵和太子誉王玩的那点小手段焉能抵挡得住数十万边军?要真的军事政变了,靖王麾下的铁血大军又岂会把那区区几万京城戍卫部队放在眼里?血战边疆的野战军可不是戍守京城的禁卫军所能相比的,到时候虎狼之师跟看家犬只之间的对决,又岂会是一回事!最后皇位会花落谁家呢?中国历史上一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谛贯穿古今。

历史上新皇登基因为没有得到军方足够的支持而被推翻的还少吗?建文帝朱允炆便是最好的例证,兵符在手军队再多,主君在军方没有威信,无人鼎力支持,即便是给个皇位能也做不安稳。朱棣一开始仅凭千八百人发动靖难之役,无兵符无诏书,靠的就是良好的口碑和在军中的声望。朱棣一起兵,朝廷将领除了一个铁铉几乎全军都投诚了!连铁铉都说要不是太祖有遗旨自己也准备倒戈了(铁铉效忠的不是朱允炆,而是朱元璋)。朱允炆军中素无威信,下面的将领也不愿效命,只拿他当毛头小儿,一听是去剿灭朱棣的立马阵前倒戈——这就是主君在军中势力不够牢固导致的政治悲剧。朱棣先用武力坐稳皇位,控制住大局以后,六部的朝官系统还不是随便更换?中国历史上的皇子要是完全掌控了军方,没几个最后上不了位的。 

现实中,如果真有靖王这样在军中威望如此之高的皇子,哪个不要命的王族宗亲敢跟他争皇位,那不是找死吗?!就算皇帝传位给别人,别人也坐不上去——没有军事后盾做支撑的圣谕遗诏,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以靖王在军中的势力,即便三省六部都不支持他,凭他手上的军事硬实力,他非要上位,哪个皇子是他的对手?尓豪太子和大明朱允炆、大唐李建成相比又何如呢?他和誉王才占京师各部的一半实权,军方基本白纸一张,无任何威望。当年李建成获得京师全部、军方少数支持;而朱允炆则是兵符在手,京师六部鼎力支持!跟这两位相比,尓豪太子和誉王还真没什么资本——李建成、朱允炆这么强大的重量级选手都是那样的下场了,更何况这俩货本身就是能力平庸之徒,名声也不好得很。只要老皇帝一死,到时候没有任何军权的太子和誉王敢跟靖王争皇位,岂非以卵击石尔!

剧中第五集,“你若真能截断太子和誉王的至尊之路,我倒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其实,当初靖王有夺嫡之心,苏兄有辅助之意时,太子和誉王就已经输了。

三、自古何谓“帝王之道”,何谓“帝王之术”?

志不可夺,确实是靖王最大的性格特征,按誉王的话来说,有时父皇都拿他没办法。苏兄跪完了吼完了,然后呢?接着准备去营救卫铮。自始至终,变通的只是策略手段,既定的战略大方向是一点儿都没偏,还是靖王的主意正。诸位,萧景琰才是真正大BOSS的个性,绝对坚守自我,没有坚刚的意志,怎么保证对原则底线的坚守,怎么确保军国大政不被他人所左右,这从来都是帝王,或者任何一个上位者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有人说,誉王更适合当皇帝,因为他有手段。其实错,皇帝是当家人,当家人最大的性格特点应该是“志不可夺”,不管遇到多大磨难,心志不改,这样的人才能执掌天下。而誉王根本就没有“吾道一以贯之”这种心性,说他随波逐流都是抬举他了,他就是串通宵小、同流合污而已。

特此转载一篇知乎上的文章,这才是真正的帝王正途,仅仅靠权谋技巧做不成明君的。 

知乎上看见很多评论轻视靖王这样的人,似乎默认了一种尔虞我诈,利益勾结的官场文化。这种景象也是蛮悲哀的。

靖王最可贵的,并非他是不通阴谋的良善之辈,而是在于他军人铁血,对于法度有着极高的尊重。这点,在私炮坊爆炸一事就已经有所表现。难道梅长苏劝止他上报物资使用记录和进行归档是出于对靖王守规矩的不屑么?恰恰相反,梅长苏是珍惜这点的,正是一个将制度放在自己利益之上的执政者才有可能一肃现在的风气。只是当下,行事做法要因时因地有所变通。而其实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合适的时机下,靖王的这个闪光点将决定他是一个优秀的执政者。这个伏笔在后来林殊和靖王太子殿下的对话中也有所体现。

靖王所认同的是以祁王为代表的执政文化。即以对社会制度的锐意变革为基础,促使整个国家昂扬奋进的执政文化。有人说这个人,是虚妄的。但是靖王的影子,你可以在历史上那些强大民族崛起的瞬间找到。我至今记得《走向共和》里面甲午海战中,中日皇族的生活对比:日本天皇绝食静坐以激励日本海军士死战,直到捷报传来才吃下一颗冷冰冰的饭团;而大清皇帝却还是过着每日满汉全席的骄奢生活,君臣离心。这副画面对我的震慑持续到现在,提醒我严苛的自律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一个国家主事者影响下的朝廷风气该是多么重要。距离甲午海战不过百余年,我辈对靖王风骨不屑至此,却对誉王之道深以为然,令人不胜怅然。 

靖王良善,却并非愚笨无能之人。他卓越的军事才华,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管理团队的能力都在故事里面展现了出来。如果只是良善却没有智慧和能力,他无法和沈追、蔡荃这样的能臣自然而然的形成君子之交。这为其日后继任,知人用人奠定了很良好的基础。

再说说誉王爷是什么样的道。他的确是善用心机,善于打点人脉,既能不伤和气,又能把差事办得漂亮。这样看是挺完美的。可他的阴毒却又在私炮坊一案体现地淋漓尽致。很正常,在权力游戏也是这样杀伐狠辣之人容易占尽上风,最后上位的几率也就更大。如果不是他在后来方寸大乱不择手段,也不会落得被当众枭首的下场。但这个人可恶的地方是什么?他的体面和漂亮是站在普通人的尸骨上,他要的是表面上的歌舞升平,他要的是自己的权利稳固。光想着就这些就够他折腾了,南楚厉兵秣马,内忧外患,不到了火烧眉毛的份上惊扰不了他。他对靖王自以为是的训斥,说什么如何化解阻碍与牵制,意思就是达到自己的目的即可,而根本不考虑整个政府运营的成本之巨大,效率之低下。靖王当时回绝你们以为靖王是耿直装纯么?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执政理念的初次交锋。

梅长苏的出现,看似是一场夺嫡的权谋,实际上标志着的是一场深刻变革的开始。他从一开始选择靖王,促使他夺嫡,警告他不可结党营私,为的就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零和游戏。而是为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靖王现在看能胜过两位皇子的好像只有他的德行,然而其实是他优秀的办事能力与坚毅的心智决定了他将是这场变革最重要的角色。梅长苏选择他,并非是出于无奈的下下之选,而是深谙其可贵之处,当他是沧海遗珠,必当拼死护其周全。 

2015.10.4日更新

关于誉王是否更加深谙帝王之道,关于这个帝王之道,我还有点想说的。

明确一点哈,我从不觉得誉王那点混迹官场的小把戏就是所谓的“帝王之道”。《甄嬛传》里演得还不够吗?不过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下作手段而已。说句难听话,正因为现实社会里的大多数人智商不够,见识少了,才会觉得狠毒贪鄙、不择手段就是帝王之道。

誉王倒是一心想学帝王之术,奈何自己弱点太多,智商不够,心志不坚,根本学不到家,说起他那些钻营人心的粗末本事,这也算是帝王之术?说到对局势的洞若观火,目光短浅,随时被一些风吹草动牵着鼻子走;说到团队管理,根本不能做到统摄全局,连秦般若的底细都查不清楚,偶尔来个“礼贤下士”也是热血冲上头的三分钟热度,还特别喜欢偏信偏好,识人用人不当;另外,我一直觉得乌龟找王八,看一个人的水平怎么样,看他身边的朋友和下属就知道了,誉王身边围绕的那都是些什么货色?其最大的臂膀庆国公整个一贪婪无知的蠢样;他身边的人除了庆国公、何敬中之流外,还有个坑爹小舅子朱樾,只会祸国殃民;说到私人生活,骄奢淫逸,又毫无克制守矩的观念;说到执政能力,那更是好大喜功,喜欢欺上瞒下,合着官员坐地分赃而已——看看誉王是怎么赈灾的?赈灾钱粮十分里最后落到百姓手里的顶多三分就不错了,屡屡导致受灾州郡饿殍遍野、饥民四散,甚至有暴乱之患,他再以刁民贪惠辜负朝廷恩典为由进行血腥镇压(反观靖王如何赈灾的:“主事之人心中应有全局,统御上下整合资源,最终的目的,就是少人死,不起暴乱,平安过冬,来年春耕不荒。”);誉王贪污成性,军队治理这一块也很差,只会弄权,最后官员都不干实事,都去揣测上意去了。

再回想起靖王闯宫救郡主那段,靖王是杀伐果断,事急从权直接就敢刀挟太子。换了誉王,他做的到吗?摘取胜利果实他倒是跑在头里,他抢了靖王的功劳还沾沾自喜,这种人不就是现实中那种喜欢抢下属功劳的领导吗?这就是愚蠢(你都七珠亲王了,连这点功劳都要抢,境界这么low)。事实上,靖王和霓凰通过这件事把这位“贤王”的德行看得清清楚楚,誉王至此根本就不可能再收服靖王和霓凰了,偏偏他还把人家都当傻子。这就是真假贤王的差距。他好以利收服人心,就难免不会因利遭人背弃。梅长苏能够玩弄他,也是看中这个人贪图小利的心性。

这里的誉王呢,真有点像乾隆他哥,大致学了点厚黑学的皮毛,但是三观、才智、团队建设都不咋地,登基了也不会是学霸,勉强能及格就不错了!只说一点,自己的七弟在外统兵,戎马十年,军功卓著,手下一大票将领死心塌地追随左右。朝野上下都知道萧景琰同志是个能打的狠角色,不是吃素的。原著还设定这位七皇子是帝国边疆军事力量的支柱。这么个人物,那么多粉丝心水的誉王殿下明明知道自己在军中号召力不足,不但不用心去笼络这个掌兵将领,居然还跟着尓豪太子一起挤兑人家,绝逼是脑子秀逗了!皇帝老儿昏了头乱赏赐的神助攻,也不知道谦让下顺带笼络皇弟。更何况,剧里七皇子在府邸里那支非常可观的武装力量,都可以拿出来抢险救灾保护朝廷大员,这种力量团结好了,多么的如虎添翼啊,不比誉王府那几个府兵强?就算对方不参与夺嫡,以后誉王登基了,万一萧七将军哪根筋没搭对,边疆有事的时候,拥兵在外登高一呼怎么办?具体请参考雍正皇帝是怎么笼络怡亲王和防范他十四弟的!

说到帝王心性,靖王因为赤焰旧案被外放十二年,其实他这种隐忍不发的性格恰恰是一个君主所必须具备的,他得势后有跟那个当初在背地里嚼他舌根的掖庭管事太监斤斤计较吗?换了誉王试试看。誉王片花里一听说老皇帝是拿自己当棋子使唤,连一时半刻都忍不住就开始谋划造反了,5万大军打3千守兵硬是拖了三天,还被打残了,这是所谓的能力?这是来搞笑的吗?总而言之,誉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分明就是个假贤王,挑不出半点拿得上台面的本事,尽是些旁门左道。倘若说到杀伐狠绝就说是帝王本色,这是岂不是要推崇桀纣之流了?还有人说到李世民、朱棣的例子。我只想说,这些人至少是有几分真本事、硬干货的,也真的能做到“马上打天下,马下安民生”。朱棣勤勉不贪,誉王有么?李世民做秦王的时候战功赫赫,“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这些誉王有么?这两个哪个不是让人倾倒愿舍命相随的人物?怎么就尽盯着人家的过失,不学人家的长处?! 

小说里靖王赈灾回来以后已经学会了很多变通之术,紧接着开新科考试,靖王已经学会柔和处理往年的走后门陋习和整顿新科,力求公平的制衡之术了。小说里讲得很明白的,原话不记得了,意思就是要行事光明磊落,用人既信任你但也要有手腕与权谋。誉王只有权谋却并不磊落,只会阴谋却不会阳谋,难不成一国之君还需要靠阴谋来行事?

剧中,苏兄问言阙既然不肯辅佐太子和誉王,可愿意襄助靖王?本已被梁帝寒了血、冷了心的言候闭目沉吟一瞬,睁眼精光一闪,沉声道“愿意!”这说明了什么呢?梅长苏能扶植景琰的是在战术细节方面,景琰的实力才是他能登基称帝的基础,梅长苏是帮他起高楼而已,下面地基却是他自己的才具,没有那份根底,姜子牙、张良、诸葛亮……一起投胎来帮他都不灵。朽木不可雕也,只有琰玉才可雕琢成才。

评论(40)
热度(64)

© 伯伦希尔 | Powered by LOFTER